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金履祥

金履祥,字吉父,號「桐陽叔子」,生於南宋理宗紹定五年(1232),浙江蘭溪人。因其慕三代以上與世無爭、自食其力之樂,卻體弱不能務農為生,故又號「次農」,略示其勉力從之之嘆。履祥三十八歲以後,築室於蘭溪仁山之下,故學者又尊稱「仁山先生」。
   對於履祥姓氏的由來,其實是有些曲折的。他的祖先本來是秦、漢之際的項伯,在西漢建立後被賜姓為「劉」;但後來卻又因「劉」的發音與五代吳越國開國國主錢鏐的「鏐」發音相同,遂又避諱改姓為「金」。所以他們家並不是一開始便以「金」為姓的。而相傳在履祥出生時,他的父親錢孟先因事不得已而未及返鄉。孟先夢到家裡塾堂的牆壁上畫有一隻彣彩斑斕的老虎,忽然間竟有一隻真老虎跳出來大聲吼叫。他醒來後,自誦《詩經》上「維熊維羆(音「皮」),男子之祥」的句子,認為這大概是家裡將生男子的徵兆,返家後果然得男,遂名之曰:「祥」。這就是後來的金履祥。
   履祥在開始上學後改名為「開祥」,又因師友的建議,將「開祥」改為更符合一個讀書人名字的「履祥」,之後便就此定下來了。
  履祥從小就很聰明,只要稍微教他一點書上的學問,便能背誦,其心智發展就好像大人一樣成熟穩重,家族裡的長輩都很疼愛他。這或許導致履祥八歲時,便受他的伯父金琳卣(音「友」)之命,過繼給他的兒子金章為後。但父親孟先在獲知金章得子後,本就有意叫履祥歸宗。履祥徵詢他的老師王柏,王柏遂指出,履祥與金章彼此是堂兄弟關係,於輩分上終究不合,而這又是父命,「處乎理義之正,何為不安?」沒想到不久後孟先卻病危,遺命「立即歸宗」而卒。履祥便從此服喪歸宗。然而,這已經是履祥三十歲那年的事情了。
  當時南宋的學術界,已然以朱子學,也就是後人所通稱的「理學」為主流。一個人的生命實感,往往從不願自安於生活現狀的覺悟中表現出來。履祥雖然從小就以文采為人所稱道,但隱隱中卻感到不安。因為他自覺到,舞文弄墨,這畢竟不是自己應該繼續走下去的路向。所以,雖然履祥十六歲時就補上郡博士弟子員,到十八歲已是考試合格的後補太學生了,但對以前只知道用功於辭章的自己,履祥滿懷著悲悔之意。結果,履祥從此就不打算參加科舉考試了,反而更加努力讀書。這段期間,履祥曾試著注解《尚書》,但越到後來,越覺得自己之前的學識實在淺薄。到二十三歲那年,一直對理學懷抱著憧憬卻苦無門路的履祥,終於透過與自己同年紀的王相的介紹,輾轉拜在王柏的門下。
  王柏是何基的學生,而何基則是朱子的女婿與門徒――黃榦的學生。履祥本想託王相代為轉介,想謁見他的姪子王佖(音「必」),以投入何基門下。沒想到王柏其實就是王相的哥哥,所以王相乾脆直接推薦履祥拜王柏為老師。王柏教導履祥,為學當先「立志」,並應先由《四書》開始讀起。後來王柏也覺得履祥這年輕人實在不錯,便又帶他去見自己的老師何基。何基勉勵履祥,說:「王柏一直稱讚你的聰明;但從今天開始,你可要擺脫這些才氣,好好做一個真正的『人』啊!」這是因為儒家之學,認為只有真正體現天賦本有之善性,才能彰顯人之所以為人的尊嚴與價值。所以履祥就更加砥礪心志,刻苦學習。
   刻苦學習,本來就是儒者本分,也是黃榦以下所傳承的治學精神。所以履祥除儒學外,也因此逐漸旁及天文地形、禮樂刑法、田乘兵謀和陰陽律曆之學而博通。根據履祥的弟子許謙回憶,履祥曾經與山東鄆城縣來的李某人談話。當談到李某人的家鄉時,履祥竟然一一地將鄆城的山川、風土和物產給說了出來。由於山東百餘年早就是金朝的領土,而履祥竟然知道的這麼清楚,使得這位李先生不得不對履祥的學識感到驚訝且佩服。且當南宋末年,襄陽、樊城被蒙古大軍包圍時,履祥竟向朝廷獻策,建議朝廷應當派重兵由海路直搗敵後河北省,解除襄陽、樊城的危機。履祥甚至將海軍沿途可以停當紮營的海島、州縣都指示得清清楚楚。由此可見履祥不只是紙上談兵而已,而是切切實實的入世學問。只是,由於當時朝政早已為欺上瞞下的奸相賈似道把持,所以履祥的建議終究沒有被採用。
  咸淳九年(1272)朝廷想起用履祥為史館編修,履祥辭不受任,只在宋前幼帝趙(音「險」)德祐元年(1275)年主講於釣臺書院。當南宋滅亡後,履祥便以「遺老」自居,著作也不採用元代年號,只以干支紀年,講學於金華山中。卒於元成宗大德七年(1303),享年七十二歲。履祥編有理學家詩鈔《濂洛風雅》六卷,並著有《尚書考註》十二卷、《大學疏義》一卷、《論語集註考證》十卷、《孟子集註考證七卷》、《通鑑前編》十八卷暨《舉要》三卷、以及文集《仁山集》六卷。直到元末順帝至正年間,才被追諡為「文安」,鄉人建了一座「四賢祠」和「仁山書院」,來紀念履祥,與他的老師何基、王柏與他的學生許謙。

撰稿人:江俊億
網站滿意度調整